1990年7月6日线上炒股配资公司线上炒股配资公司,身患不治之症多年的毛泽民女儿毛远志已经油尽灯枯,可她却怎么也不愿意把眼帘合上。
1922年5月,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女儿毛远志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
王淑兰虽然是小脚女人,但思想进步开明。她经常在乡间走访,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活动。
毛远志的父亲毛泽民是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的负责人。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能回家与妻女相聚。
1925年,国民党反动派开始疯狂搜捕共产党员。为了保护妻女的安全,毛泽民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与王淑兰离婚的决定。
这一别竟成永别,此后父女再也没有相见。王淑兰带着年幼的毛远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暂时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1929年,因叛徒告密,王淑兰被国民党抓捕。年仅7岁的毛远志也被关进了长沙师警湾陆军监狱。
在狱中,王淑兰认识了农民协会妇女主席罗醒。两人很快组建了中共临时支部,在狱中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身材瘦小的毛远志和罗醒的女儿华初,常常利用体型优势钻过铁门,为母亲们传递消息。这对革命姐妹情同手足。
1930年7月,在彭德怀部队攻打长沙时,王淑兰和罗醒成功组织了一次越狱行动。因为小脚不便行动,王淑兰未能随革命队伍撤离。
此后,王淑兰一个人带着毛远志和华初颠沛流离,在长沙、衡阳等地辗转躲藏。为了生存,年幼的毛远志不得不去做童工。
1934年,毛远志被送到一个地主家做童养媳。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忙完一大家子的事情还要受气,连饭都吃不饱。
直到1937年,延安八路军办事处收到毛泽民的来信,要求帮助寻找女儿。组织上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在地主家的毛远志。
就在毛远志准备启程去延安时,噩耗传来。她深爱的父亲毛泽民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1938年,毛远志终于踏上了延安的土地。当天下午,她就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伯父毛泽东。
毛泽东把侄女安排到延安保育小学学习。因为从小流离失所,十六岁的毛远志连最基本的文字都认识不了几个。
但是毛远志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五年的学习内容。
成绩优异的毛远志很快就被推荐成为了预备党员。在此之前,她听从伯父的建议,先加入了抗日民族先锋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毛远志被分配到军委二局工作。在这里,她认识了同样在延安治病的曹全夫。
1945年,毛远志和曹全夫决定响应党的号召,一同前往东北工作。
临行前,毛泽东特意留下两人吃饭。饭桌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不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要团结群众,不能依靠家庭搞特殊化。"
1954年,毛远志转业后调到北京工作。虽然和伯父毛泽东在同一座城市,但她很少去打扰忙于国事的伯父。
直到1963年毛泽东70岁生日那天,毛远志才再次登门拜访。看到伯父日渐苍老的面容,她默默地为伯父做起了艾灸。
这一天,毛远志和全家人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合影被她锁在柜子里三十多年,就是担心孩子们拿出去炫耀。
在北京工作期间,毛远志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伯父的教导,成为了一名让组织放心的共产党员。
1971年,身体已经不太好的毛远志坚持前往江西干校工作。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她化名"阮志"。
在干校期间,毛远志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面对同事提起毛主席时,她总是用"他老人家"或"毛主席"来称呼,从不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的消息传来。参加追悼会时的毛远志始终保持着朴素的作风,甚至没有在亲属签名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1982年12月,毛远志正式离休。离休后的她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投入到一项新的工作中。
她开始着手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准备为父亲毛泽民和母亲王淑兰编写传记。这是她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传记中不仅记录了父母的革命事迹,也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些珍贵的史料为后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0年,癌症已经让毛远志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然坚持整理着手中的资料。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毛远志将子女们召集到床前。这一次,她终于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她向子女们讲述了自己和毛泽东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说出了很少去看望伯父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不愿打扰伯父工作和休息。
毛远志告诉子女们:"一切都要靠自己,不能在毛主席这棵大树下谋取私利,这是毛家后代必须恪守的原则。"
她希望子女们能够继承这份家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她一生坚守的信念。
生命的最后几天,毛远志将自己和毛泽东相处的点点滴滴口述给了丈夫曹全夫和儿子曹宏。这些口述资料后来被整理成《怀念伯伯毛泽东》一文。
1990年7月6日,68岁的毛远志永远闭上了双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平台下载_实盘杠杆app下载_实盘配资平台APP下载观点